紧跟国家重大决策部署,聚焦助力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,近年来,航天科工湖南航天天麓公司“数字身份码”平台建设运营团队从工业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着手,以人工智能、大数据、区块链等数字技术赋能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。
敢为人先、敢蹚新路
2025年伊始,成都市一建筑板材生产基地一片繁忙景象,刚切割成型的杉木生态板整齐堆放在厂区,等待工人进行质量抽检。随着二维码防伪标签粘贴完毕,这些板材被成捆打包,销往全国各地。
2024年8月,该生产基地成为入驻天麓公司“数字身份码”质量安全追溯平台的第30000家企业,实现了在线一键出具数字防伪码,当日最大出货量达3000批次,成品生产效率提高了50%。
“数字身份码”旨在给全国工业品制作数字质量“身份证”,通过打造一条完整的质量数据链,推动企业质量管理和市场质量监管“云端化”。
为开拓“数字身份码”这片市场新蓝海,团队围绕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市场占有率,定下了“攻城拔寨”的任务目标。从2024年年初到年尾,团队成员的足迹遍布黑龙江、青海、甘肃、广东、福建、海南等全国11个省份,他们马不停蹄地赶往各地生产企业,现场解决“疑难杂症”,及时反馈客户意见。
根据市场反馈,“数字身份码”含有丰富的质量信息,让经销商和消费者更加放心,这使得质量管理“云端化”成为诸多企业更加青睐的管理方式。
目前,天麓公司“数字身份码”的知名度持续上升,平台访问总量突破1000万次,服务范围已覆盖电动自行车、燃气器具、电线电缆、农产品、饮用水等39个行业,并入选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推荐应用的追溯技术方案。
经过大家的不懈努力,团队自研的电动自行车安全智慧监管子平台、农产品溯源管理系统、智慧校服码等10余个场景产品实现了商业化落地。
“她”力量展现航天人担当
团队成员里有多名女性职工,她们承担起用户运营、市场推广和技术开发等任务,用实际行动展现出航天巾帼们的专业风采。
一年来,团队先后在吉林省、河北省、重庆市等地区开展平台宣讲会,向上万家工业品生产龙头企业推介“数字身份码”特色功能优势,与全国30余个行业协会实现了“破冰”搭桥。
抢市场、抓订单是团队的共同目标。为了让企业加深对平台的了解和认可,团队组织召开了500余场培训会议,深入生产车间开展一对一服务2000多次。
“3,2,1!上传成功!”大家欢呼雀跃。2024年8月25日,随着最后一段数据的更新,“数字身份码”2.0版本正式上线。一年来,团队先后攻克了多项技术难题,打造出了“大平台+多行业+子场景”的技术服务模式,并斩获国务院国资委首届国企数字场景创新大赛二等奖等荣誉。
团队成员积极服务乡村振兴,帮助本土特色品牌走向全国市场。通过制作“数字身份码”,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山泉水品牌穿上了质量新衣,团队成员们还主动发起了助农“带货”,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保障。
“大家真的很棒。”团队成员小李回想起和大家共同奋斗的时光,目光如炬。她说,十分庆幸自己身处“航天大家庭”,这个团队既专业又暖心,大家都能不畏艰险、迎难而上。
未来,“数字身份码”平台建设运营团队将继续高质量建设好“数字身份码”平台,赋能全国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,助推中国制造品质再提升。
|